765年,仆固怀恩反叛,引发了吐蕃、回纥叛乱。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并与其联合,大破吐蕃。 779年,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 781年7月9日,因病去世,时年八十五,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楹联应指的是郭汾阳功高震主但能够善终。 注2:岳飞,南宋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杭州西湖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自幼师从周同、陈广学剑学枪,武艺高强,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 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不料,宋高宗、秦桧等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 * 殿内正中彩塑卢象昇泥金全身像。 像前立“明兵部尚书太子少师卢忠肃公象昇之位”神主牌。左右各塑中军官和掌印官像,神座上方悬“英灵犹在”金字蓝底匾额。 大殿两侧设有神主牌,西边是卢象昇父母的牌位,东边是卢象昇夫人的牌位。 正殿两侧耳房为书房,存放《卢忠肃公全集》。 虽然是十一长假,但遇上疫情,忠肃祠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刚才在公交车上,许凝还在喋喋不休地埋怨程宿过于迷信。 但当她看到那尊紫砂雕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纷纷扬扬的往事再次涌进脑海,她头痛欲裂,缓缓扶着廊柱跪下来。 她像突然跌入冰冷的湖水,四肢无力,头脑昏昏沉沉。 祠堂的墙缓缓坍塌,露出二十一世纪的街景。 超市,马路,行人,公交车。 她骑上一匹红马惊惶地跑着,马蹄声碎,好像人的呜咽。 有个声音说:奔跑,奔跑,永远不要停。 电线杆,火车,长江大桥。 军队,枪炮,隆隆的战火和硝烟。 红旗,青天白日旗,烟雾,黄包车,租界。 自行车,梧桐树,留着辫子的一群秀才,哭泣的女人。 红顶的商人,官吏们腰间的印绶,秦淮河上的琵琶女。 白虹贯日,成山的尸体,纷纷扬扬的大雪…… 三千青铜编钟,从天光之中缓缓落下来。 那个男人站在冰天雪地的太湖上,伸出修长的手。 许凝歪着头怔怔地看着他的手。 关节间错落有致的凹陷,手背上清晰分明的鼓起的青筋.…白得微微发出辉光,让她想起峻峭的黑色岩石中的矿脉。 她轻轻触碰他的手,把她的五指陷入进他修长的五指之间。 他的眼神柔软沉峻,让她想起丹江口绵延的山陵。 他的声音也像群山,有种威严的神性。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许凝莫名地流下泪来,她重复着他的话。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我再也不要跟你分离。”
第220章 番外五 卢象昇身后评语辑录 评语大部分出自于史学家。 *补充一段背景故事: 洪承畴去了锦州,然后在松锦大战后,关外传来了锦州失守的消息。 锦州失守,关外几乎没有了屏障,洪承畴也下落不明。 崇祯皇帝说,洪承畴一定是战死了,他是个君子,必然不会屈膝投降。 于是崇祯决定亲自为洪承畴操办葬礼,一是为了表示抗金的决心不改,二也是哀悼自己予以众望的心腹大臣。 但北京城里葬礼举行到一半,传来消息,洪承畴投降了…… 明朝的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投降了后金女真。 洪承畴被俘虏,关押于军营,表现得宁死不屈,但是女真的军师范文程一眼就看出了洪承畴根本没打算舍生取义。 范文程对皇太极说,洪承畴在军营里整日说不肯投降,但是我和他交谈时发现,一点灰尘落在他的衣服上他就会马上掸去,爱惜衣服到这种地步,更何况爱惜生命呢? 果然,洪承畴被俘不到两个月就投降了。 可恨的是,不仅投降,洪承畴马上就跟随多尔衮大军南下,对自己的族人、曾经的同僚挥起屠刀。 京剧有出戏叫《洪母骂畴》,说的是洪承畴带兵打进山海关,帮助清兵平定江山,升官加爵,不料得知父亲病逝,便带领兵马大摇大摆地衣锦还乡,为父亲奔丧。 到了洪府门外,却见洪府立了两块牌位,一个是洪承畴父亲,一个便是洪承畴。 洪承畴大怒,冲进府中,见到了一身丧服的老母亲。 洪承畴跪拜母亲,老夫人却不受礼,问大将军何事来此? 洪承畴说回来为父亲奔丧。 老夫人说,我的儿子洪承畴早已在关外战死,为国尽忠,听闻有人冒名洪承畴,做了不忠不孝之人,不知将军可是那位? 洪承畴大怒,又无话可说,老夫人将洪承畴大骂一顿,然后带领洪府一众女眷,纵火自杀,宁死也不愿投降后金。 以下是各种史书中对于卢象昇的评语: (张廷玉等)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 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 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卢象昇在庄烈帝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 至忠义激发,危不顾身,若刘之纶、邱民仰之徒,又相与俱尽,则天意可知矣。 (陈鼎)外史氏曰:先生经济武略,不在武穆下。(武穆即岳飞) 武穆见杀于贼桧,而先生见杀于嗣昌。 俱不使成其功。此千古所同慨也! 嗟乎,假令杨机部之言得行,以军事专委之,国家事尚可为也。 奈何贼相必欲杀先生,而卒使明社沦亡也耶? (查继佐)论曰:九台料边主战,料贼亦战,有曰剿贼必先抚民, 又曰抚西不抚东,讲市不讲赏,中边大计了了,非纯恃一往者。 与内监高起潜不协,不得已用薛寀之策,分疆画守。 卒以士饥,又势促于起潜,北门大钥,遂以四矢二刃了之,惜哉! 时与本兵杨嗣昌不协,嗣昌与九台俱夺情,九台与决:“吾与若已负不孝,急办忠辅之。” 久之,嗣昌自杀,当作何优劣? (计六奇)象昇所以死有六:一与嗣昌相左,二与起潜不协,三以弱当强,四以寡击众,五无饷,六无援。 然后五者,皆嗣昌奸谋所致,虽然,杀象昇之身于一时者,嗣昌也;成象昇之名于千载者亦嗣昌也。 君子正不必为人咎矣!” (汪有典)汪有典曰:呜呼!公以方叔召虎之才,矢岳飞、韩世忠之志,建剿战、扫荡之功, 于国势溃败不可收拾之日,而卒肘于嗣昌以死,此杨公之所为深痛也。 盖公孝,则嗣昌不子;公忠,则嗣昌不臣。势不两立,又乃况于嗣昌得君之专乎! 然承畴生而谓之死,赐祭哭临,备极恤典;公死而谓之生,阴诇验视,毒及无辜。 当时之刑赏如此,寒战士之胆而灰豪杰之心,倒戈崩角,有由然矣! 公初欲功成,筑湄隐园以老,志不克,遂横尸疆场,人颇憾之。 然公语夫人,固云“以成败、利钝付之天,毁誉、是非听之人,顶踵、发肤归之君父”。 死绥裹革,亦固其所,何必湄隐哉! (阮升基、宁楷等)明兵部尚书卢忠烈公象昇赞:赫赫忠烈……名并昆仑。 (杨廷麟)潇湘逸史曰:公之死于嗣昌手也,有二焉:公孝则昌不子,一大憾也;公忠则昌不臣,二大憾也。 使公易吉临戎,口以封侯食禄为快,则昌可冒为显亲之人矣。 公于上前道一抚字,使昌轩眉握枢,掩其缩朒无能之状,则昌可溷于谋臣之列矣。 予昌以寻常臣子之名,又何羞何忌而杀公哉? 惟公性不乐与不子之子、不臣之臣同心窃位,必欲力挽天河,哀伸毛裹而后慊忠孝大义,矢吻凛然,是以宁攒颊界觑,蒙三刃四簇于贾庄砂血之上而不顾也。 呜呼,痛矣!…… 人气绝者谓之死,公之气虽千百战不绝也。 杨陆凯圉夫耳,父子皆忠于公,人不及以死证公之死。 若俞振龙者,弃家捐妻子,何其烈也。 公之忠肝烈血、生气磅礴六宇间,三贤实共之矣。 独是圣明之心,皇皇求治若不及。 均一督臣也,洪生则谓之死,卢死则谓之生,是何故哉? 曰:气数之厄、满朝孽域使然也。公进不结内援,嗣昌而外,高、方二竖无刻不思射公。 闻公未死前数日达京,伪塘报节节短公,激朝廷之怒; 公死后辄谤公不死,未必不谓万骑临城及后来畿南山左之扼,皆一战字激来。 一枢两珰,内唱外和,而又继以愚辅庸督贼抚狯令。 该地碌碌谢罪,诸抚按臣,语必诬公之执事,必衊公之轻蔽奸人分调绝援之谋,律督师以拥兵不救之罪,以致圣聪营营,内不自保。 公之死忠孝而不怜也宜矣。 ……独公忠魂烈号赫奕九边,绸缪五夜,时出入于肾肠心腹之间,而晨曛若接。 君则尧舜之君也,臣则皋龙之臣也。 明君良臣,志同道一,争常变耳,有异心哉? 嗟呼,戊寅而后公死,壬午而后公生。 嗣昌白骨,竟谁属也。学为子臣者,可以思矣。…… (张岱)《石匮书》:本朝无总理官,有之自卢忠烈始。 盖当时以流寇猖獗,乃以洪承畴专制西北,卢象昇专制东南,颇得要领。 倘能重以事权,使二人得究其用,则中原千里亦何遂至陆沉耶? 无奈边事张皇,临期更换,方用御寇而又命巡边,手忙足乱,未免失之仓卒矣。 用违其才而使两事皆紊,枢部之罪其可赎哉? (邵长蘅)邵长蘅曰:余得杨君廷麟所为《忠烈公纪实》,读之终卷,忽哭出声不可忍。 善乎!杨君之言曰:嗣昌之必死,忠烈有二憾。 公孝则昌不子,公忠则昌不臣。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7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