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干”:红梅头杆总引普亮子,红梅二杆总引普宽子,红梅三杆总引普洪子,红梅四杆总引普睛子,红梅五杆总引普定子,红梅六杆总引普环子,红梅七杆总引普丹子,红梅八杆总引普体子,红梅九杆普贵子。 “十八枝”:红梅第一枝总引普理子,红梅第二枝总引普意子,红梅第三枝总引普觉子,红梅第四枝总引普性子,红梅第五枝总引普先子,红梅第六枝总引普通子,红梅第七枝总引普吉子,红梅第八枝总引普祥子,红梅第九枝总引普广子,红梅第十枝总引普慈子,红梅第十一枝总引普智子,红梅第十二枝总引普慧子,红梅第十三枝总引普名子,红梅第十四枝总引普扬子,红梅第十五枝总引普万子,红梅第十六枝总引普古子,红梅第十七枝总引普常子,红梅第十八枝总引普春子;而木人则身居中央戊己宫,为九宫教主。 于是,由弓长提出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思想,经过木人的继承、整理与升华,终于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民间宗教思想体系,这就是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三世三佛”为信仰核心,以“入教避劫”为劝道手段,以“十步修行”与“真言口诀”为信众修持,以“修道品级”为修行目标,以“内安九宫、外立八卦”建立组织。 ---- 这章全是文献引用,真的很佩服古人的创造力和中国古代信仰的融合力 PS:女主腹诽:本来以为我的思想就已经很杂糅了 还得是山外有山啊
第150章 兵燹 十月了,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的枫叶。 空气有些湿冷,许凝穿着件水绿色暗纹竖领对襟,随意地用木簪挽着一个低低的发髻,戴着那对珍珠耳环,周身沉静温柔。 傍晚的庭院里,桂花暗香浮动。 她一边轻轻摇晃着摇篮,一边看仲钦默写杨慎的《廿一史弹词注》。 媛贞睡得很熟,发出满意的嘤咛声音。 她三个多月了,胖了不少……皮肤粉嫩得吹弹可破,见到谁都是笑意盈盈,没怎么哭过。 她是个天使宝宝,许凝出神得盯着这个小小的婴儿。 她以为自己并不会爱上这个孩子。 但这个孩子会是她短暂生命的延续…… 有时候她逼着自己往好处想,媛贞的世界很安静,也许是一件好事。 她听不见这个世界残忍的哭嚎与啸叫,也不用学那些伤人伤己的詈语。 前世,许凝是自己把自己养大的。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处于“无知”的状态,没有物质帮助也没有精神引导。 迈入社会之前,她一直处于“混沌”的状态。 她也从未审视过自己的特别之处。 要想成长,她得从内部把自己打碎,从碎片里拼出全新的自己。 一点点打磨、填补自己。 绝望的时刻有两次,一次是觉醒,忽然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全白过了,那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天; 一次是这一世重组的时刻,把自己敲碎了之后,她发现什么都没剩下来。 面对前路,无可倚仗,惴惴不安。 她不能让媛贞也经历这些…… 夜幕降临,许凝给仲钦点上了蜡烛。 卢象昇脚步疲惫地踏进门,交给她典吏周允详去八里村后写的调查报告。 媛贞听到脚步,睁开了湛蓝色的眼睛。 卢象昇熟练地把她从摇篮之中抱起来,胡茬磨着她小小的脸,媛贞咯咯笑了起来,他的心几乎融化。 许凝笑着看他逗女儿,眉眼弯弯。 晚饭是玉奴做的。 两盘清炒山菇,两条清蒸白鱼,几碟菜丝和勋阳特产的红米饭,清淡甘甜。 餐桌上,玉奴终于忍不住说:“老爷,夫人。我给大户人家做饭也有整三年了,您家是最简朴的……也是唯一一家让我们这些奴才们也能上桌吃饭的。” 秀卿也红了眼眶:“老爷清廉,我们勋阳人永不敢忘。” 卢象昇叹气:“为官不过也就是费一番心思,耳目之劳,百姓就可免于贱粜贵籴。实不敢当。” 许凝浅笑着给她们两个夹菜:“你们两个干活利索又勤快,我谢谢你们都还来不及。” “等明年,你们要是不想回家,考不考虑去襄阳学织锦,或者学个记账本的手艺?” “我的老友杨廷麟家在襄阳有两间织染的铺子,我已经写信问过他了,薪水应该颇为可观。” 两个女孩齐齐流下泪水,做出伏地要拜的姿势。 许凝和卢象昇慌忙拉起她们俩,好生安慰了一番。 夜晚,凉风沿着月色的光线流入屋内。 许凝燃着蜡烛在看文稿,查找资料。 他缓缓走到她的身后,吹熄了蜡烛,顺手拔掉她的簪子,乌发倾泻。 “夜深了,为了眼睛,不许再看。” 许凝抬头怔怔地看向窗外。 极明亮的月亮,几朵烟云缭绕下透出惨白的光辉。 往年……不记得有这么明亮的月亮。 她喃喃:“兵燹,不祥之兆。” 燹,是《山海经·西山经》中的一种异兽/异像,山海经中把‘兵燹朱厌’描述为能够带来兵灾大乱的凶兽,它出现就预示将会发生战争和灾难。所以之后古诗也把‘兵燹’做战争将始之兆。 “土花萧瑟暗铜台,野燹青荧迷梓泽”,这句诗中的“野燹”指的就是野外的战火或战火遗迹,形容了战乱后荒凉破败的景象。 卢象昇喉结涌动:“明天我去知府那里商量募兵之事。” “还要买粮食、加固城防、采购军器。钱从哪里来?”许凝有些头痛,揉着太阳穴。 “勋阳百姓已经到了极度危困的境地了,不能再百般搜求。” 她将头发挽至耳后,目光有些狠厉。 “竹县有几家大户颇有些地头蛇的意思,占了几千亩水田,又整日搜刮民脂民膏。 等我搜罗尽他们的罪行,一网打尽之。” 他苦笑,沉静的声音仿佛跌入江水。 “娘子......颇有些酷吏来俊臣的神韵。” 许凝却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起来。 “东大乘教如今在勋阳的信众有三万余,他们的府库,财物折抵成银两,我估计起码有一万五千两。” “有了这钱,修城防和募兵的费用就有着落了。” 她哀求卢象昇:“后天初九,巡抚大人让我去八里村看看吧。” “不行。”他断然拒绝,语气不容置疑。 “让杨陆凯和顾显陪我一起去总行了吧?” 他冷笑起来。 “你去应天府乡试那次,不也是他们两个陪你去的吗?” “结果呢?你差点没命。” 她顿时心虚起来,冰凉的手指谄媚地在他坚硬炙热的胸膛上游走着。 “我这次去......是给大人搜刮军饷,名正言顺。” 他半蹲下来,与她平视,墨黑眸子里是浓得化不开的哀痛和坚定。 “我陪你去。” “可大司马洪承畴后天来勋阳......” 但他炙热的唇已经覆上她冰凉的唇畔,大手拦在她的腰后,容不得她半分狡辩。
第151章 清雅 洪承畴比卢象昇大七岁,福建泉州人,童年入溪益馆读书。 因家境贫寒,11岁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 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 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他得以重返校门。 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启胤老师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都被他借来认真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洪承畴在水沟馆读了五年书后,又到泉州城北学馆读书。 万历四十三年(1615),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 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6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2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 明·天启七年(1627年),升陕西督道参议。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府谷等地首举义旗,全陕响应。 从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100余部。一部份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 明廷令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作为杨鹤手下干将,本该支持上司的“招抚政策”,可是洪承畴没有,他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他酷爱“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贼军”多达数万。 崇祯四年(1633年),三边总督杨鹤为此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改杨鹤的“边剿边抚(诱降)”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 崇祯五年(1632年)春天,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官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斩杀。此战一扫多年官军之颓气,被朝廷称为“西澳大捷”。 各部义军先后东进,崇祯四年(1631年)至六年(1633年),活动中心移至山西。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 崇祯六年(1633年)冬,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24营10余万人突破官军包围,经渑池县突破黄河防线,转进至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利用官军分兵守境,互不协同的弱点,进行游击性质的流动作战。 明军不得不分兵把守要隘,穷于追剿,陷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困境。洪承畴为改变被动局面,以重兵包围起义中心地区,实施重点进攻,高迎祥义军接连败于确山、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西南)等地,被迫转入西部山区。 明廷为改变“事权不一、相互观望”被动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围剿”方针。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7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