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散了布庄的织工和绣娘,又过了三日,瑞安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叶氏布庄只剩下叶汝锦和苏婉两人,还在等叶兆海回来。
第38章 藤甲 ◎如此一来,便能有更多义军穿上藤甲了。◎ 夜里, 苏婉坐在屋内,行李早已收拾完毕,等不到叶兆海, 她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叹气。 过了今夜,瑞安城的所有商船都将停止营业。叶家虽然有自己的船队, 可已经到了这个时候, 再留在瑞安城, 恐怕就要与敌军碰上了。 “阿娘!阿娘!阿爹回来了!” 就在她黯然神伤之时,叶汝锦的欢欣的声音传了过来。苏婉一下起了身,赶紧往门口迎去。 叶兆海边走边道:“婉儿,小锦, 咱们赶紧收拾东西,赶快出城吧。” 叶汝锦:“阿爹, 我们早就收拾好了,就等你回来。” 他们的行李都已经放在了船上,那些带不走的珍贵布匹衣料,早就由苏婉安排着埋藏在叶府的地底下, 等着有朝一日,还能取出来。 他原本的一身蓝稠衫已经不见,只剩一件中衣,带着奔波多日的狼狈痕迹, 苏婉陪着他回屋,给他找来干净衣裳。 叶兆海解释:“那日我们还在官道上,前方匪寇突然袭来,情急之下, 我将原先的外衣脱下来, 将身上所有财物都留在那里, 假装成流民,悄悄溜回来的。” 苏婉替他穿好衣裳:“老爷,你受苦了。” “婉儿,我还能回来见到你和女儿,这点苦算什么。” ...... 叶家三口和几个贴身仆从,连夜上了船,这一路行程紧急,若是带多了值钱东西,难免不会被路上的匪寇盯上,因此,一家人轻装简便,只带了干粮吃食,和一些必要的衣物。 为了低调出城,所有人都穿着粗布麻衣,假装成普通流民。 夜晚的水路漆黑一片,只有叶家的船只飘荡在水面上,昏黄的渔火挂在船头,点亮了漫漫长夜。 这艘船很大,叶汝锦一家人坐在里面的隔间,几个仆从则睡在外面的客座上。 船只一路到了晋阳城,众人总算能在此稍微歇脚,下了船,叶汝锦等人去往客栈要了几间客房,供叶家人和船员休息。 客栈一楼是饭馆,叶汝锦坐在一张饭桌旁,双眼有些失神。 “锦儿,明日我们还要赶路,你待会儿多吃些。”苏婉柔声说。 叶汝锦心不在焉,问起心里纠结着的事:“阿娘,那封信......能顺利送到吗?” 苏婉安抚道:“锦儿放心吧,娘给你请的是最厉害的镖师,他们风雷堂走镖一向万无一失,只是一封信,定是能送到的。” 苏婉没有告诉她,这次她花了比以往高十倍的价格,才将风雷堂的人说动。 看出女儿这一路都闷闷不乐,苏婉给她点了几道她爱吃的菜,小二将饭菜端上了桌,叶汝锦轻捏着筷子,只是浅尝即止。 只要一想到宿砚还身处战场上,不知正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叶汝锦就很难有吃饭的心情。 苏婉将她忧心忡忡的脸看在眼里,还想开口安慰她,这时,酒楼外走进来一个壮硕男子,他手持一面响锣,一边敲一边高声嚷道: “各位父老乡亲,敌国蛮夷大军压境,马上就要打到晋阳城!我一路从边关逃至晋阳,见那些蛮夷匪徒无恶不作,烧杀掳掠,见人就杀,不留一个活口,实在是令人发指!” “乡亲们,咱们的妻儿老小都在此地,断不能坐以待毙啊!他们既然要来,我们就要做好抵御敌军的准备!隔壁宁远城、武凉城都已经组建了义军,我们晋阳城的义军也应该行动起来,若有意愿参与者,就速速跟我过来!” 他言辞慷慨激昂,极具号召力。在他的鼓动下,邻桌的两个男子果断加入了义军。 又听他继续道:“乡亲们,义军组建实在不易,若是各位愿意将粮食、衣物等军需用品捐献出来,可以去城门处的驿站,那里有我们的人统一安排!” 叶汝锦听完,对苏婉道:“阿娘,咱们也去捐献些钱银吧。” “好。我和你一起去。” 来到城门口,果然见到有不少人正在捐献物资。 叶汝锦捐了一些现银,瞥见驿站一旁正坐着一群妇女,手里正编织着藤条。 看样子,她们是在编织藤甲,为义军战士们提供防护。 大家能想到的办法也就这些了,那些从各处收来的铜铁器具,还要拿去为战士们赶制兵刃,而用作防御的软甲,只能用廉价的藤条来编织。 叶汝锦走上前,向妇人们问道:“你们编一件护甲,需要多少时间?” 一个妇人答道:“一件护甲,一个人少说也要编一日,才能编出来。” 叶汝锦大惊:“那这也太慢了!” 她实在难以想象,一件藤甲就要花一天的时间,这里约莫有二十来个人编织,一天也就能编出二十来件。而她了解到的,义军数量起码有千人。 按照这样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妇人抬起头看向她:“姑娘,这藤甲编织虽然缓慢,但是我们只要能够多编一件,也是好事啊。” 另一个妇人道:“你若是有心,也可以和我们一起编,人多了,不就快了?” 叶汝锦没有搭腔,站在一旁,将她们的编织手法仔细看在眼里。 妇人们各执一筐藤条,左右手各捏着一股藤条,拿起右边的藤条压在左边的藤条上面,双手交错,一层完成以后,又添如新的一股藤条,周而复始,如此重复。 她看了半晌,又掏出随身携带的行囊笔和小册子,将一些要点记录下来,问向妇人:“大婶,能否给我一筐藤条,我拿回去试着编一件?” 妇人手指向一处,热情道:“材料都堆在那边,你自己取便是。姑娘,你要是不会编,我可以教教你。” 面对妇人的热心,叶汝锦笑答:“不用,我已经记住了。” 回到客栈,叶汝锦对着一堆藤条反复研究,她努力回想着家里织布机织造布匹时的走线过程,对着藤条摆弄了半天,想要将织布机的经纬交错模拟出来,以此提高手工编织的速度。 她坐在蒲团上,足足琢磨了两个时辰,又在纸上画了好几种走线方法,反复修改之后,总算有了点眉目。 她叫来苏婉,还有小翠、巧月,试着将她脑海中的藤甲编织方法实践出来。 她将藤条分为四份,自己留一份,其余三份则分发到另三人手里,让他们各坐在对面三角,再加上她自己,座位呈一个矩形分布。 然后由她指令,将编好初始结的藤条按顺时针旋转至一人面前,便让她搭上一根藤条,如此再旋转到下一人,搭上下一根藤条。 靠着这样模仿织布机运作的思维,四人分别模拟四根经纬线的交织,每个人都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及时补充藤条,二是将藤条的豁口旋转至下一人。 动作简单明了,熟练以后,还能一边聊天一边动作。 四人惊喜地发现,这样协作下来,每个人都只需要不断重复之前的动作,用这样的方法,藤甲很快就完成了一小半。 苏婉不由得赞叹:“锦儿,你这个办法真不错,照这个速度,也许我们一个时辰就能织出一件藤甲。” 叶汝锦欣然答道:“阿娘,咱们把这个藤甲编完,若是可行,明日我就去城门把这个办法推广出去。” 藤甲重量轻、不怕水,而且十分坚硬,可以抵挡一般的兵刃,虽然比不上皮甲和铁甲,但是胜在物美价廉,的确是义军战士们最好的防御品。 几人一鼓作气,在一个时辰以内便编好了一件藤甲。 到了第二天,叶汝锦携着苏婉、巧月、小翠三人,想要亲自给众人演示起最新的藤甲编织方法。 妇人们夜以继日在这里编织藤甲,一听她说要教他们新的编法,一个妇人嗤之以鼻道:“你们四个人编一个,能有多快?可别是省了点时间,耗费了人力。” 叶汝锦:“你放心,我这个办法虽然用上了四个人,但是只需要一个时辰,便能完成一件藤甲。” 说着,她让苏婉等人继续昨夜的站位,按照昨夜的办法,展示起来。 不出一刻,几人已经完成了一件藤甲近三成的编织量。 妇女们早已被她着奇异的编织方法所吸引,纷纷停下来观看。 见叶汝锦几人如此神速,众人大喜过望,赶紧四人一组,照着学了起来。 “这位姑娘的办法果真是好,这下我们只需要坐在这里,重复两个动作即可,真是快了不少。” 另一个妇人答道:“对啊,按照姑娘的办法,一个时辰便能完成一件,那么我们每天能编出的藤甲,就能比以往多出三倍。” 花了半个时辰,叶汝锦将编织手法教授完毕,所有妇人都已经学会了新的编织方法。 叶汝锦笑道:“如此一来,便能有更多义军穿上藤甲了。” 苏婉亦是欣慰:“我们锦儿真是能干。走吧,咱们还要继续坐船赶路呢。” 叶家的船已经在河岸等着了,叶汝锦一行人上了船,继续往姑苏行进。 一路蜿蜒向北,又过了三日,叶家的船总算驶入了姑苏城内。 作者有话说: 过渡章结束,终于!万分感谢宝子们能够看到现在!
第39章 开张 ◎她一遍一遍地喊着他的名字,那人却没有回应。◎ 叶汝锦以往来这边省亲, 已经将姑苏城游逛过好几遍,因此,她对姑苏城很是熟稔。 下了船, 苏婉母家的族亲派了人来迎接他们,将叶家人安置在一处清幽的三进院落里, 还给他们配了些仆妇和杂役。 苏家在此地盘踞多年, 经营着姑苏最大的织绣行, 规模比起叶氏布庄,也要大上不少。 织布坊的规模之巨,除了缂丝机和珍贵的漳缎织机,其余各类织机也有上百台。 叶汝锦对此十分眼馋, 过去她忙着研习绣技,对于缂丝和织染技艺的学习还处于初阶, 算不上精通。 她央求姨母苏柔多日,总算让苏柔松了口,让她以学徒身份进入苏家织布坊,除了苏家的最为宝贝的漳缎织机, 其余所有织机,都可以让她上手研习。 转眼,又过了半年。 夷族和大乾的战争仍未停歇,叶汝锦一家人还无法回到瑞安城。 此时, 离上贡岁布的时间只剩下大半年,叶兆海再也没有迟疑,在姑苏城租下了铺面,又雇了好些织工, 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今年的岁布。 自夷族大军入侵以来, 朝廷已经派出最为精锐的玄甲军前去支援战事, 堪堪将战局稳固在西南一带,可西南一带的流民向全国各地四散,如今连姑苏城也出现了好些流民。 姑苏繁华,民丰物稠,对流民的吸引力也更大。这些流民大部分是西南地区过来的农民,如今失了田地,多数人没有能够养活自己的技能,就靠着朝廷每日施与的粥米勉强度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1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