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咱们种的不好,天幕会有办法的。” 林书:说实话,你们这样我压力也挺大。
第196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5) 【小麦作为引进的物种,一开始肯定是不适应咱们这里的环境,毕竟人换个地方都得水土不服,人家农作物也有自己的脾气啊。 一开始小麦只适合种在下湿地,还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旱保墒措施,比如说用醋和蚕矢浸渍麦种,冬天下完雪还得要镇压麦地,不让风把雪吹跑…这些在农书里面都有。 冬小麦收获正是炎夏。高温且多雨,抢收真就是要靠抢。 不过咱们老祖宗脑袋瓜也不是死犟着,既然无法改变小麦的习性,那就改良一下工具吧,唐宋时,北方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一些麦收工具,麦钐(shàn)、麦笼、麦绰等。 比以往用镰刀提高了将近十倍的效率,毕竟古代的镰刀可没条件用铁打。】 一群人伸着脑袋踮着脚看天幕,明明不过是提高一点点距离,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凑近一点看清楚。 “这东西好像不是很难做。” 本来就是百姓为了方便捣腾出来的玩意,太复杂便失去了价值,经过观察,虽然恨不得把东西剖开看清楚,但手艺娴熟或是脑子转得快的,都能摸索到一点门道。 就等着说完回家去尝试尝试弄出来。 百姓如此,皇帝和大臣自然更不会落下,一个个就跟貔貅一样。 【麦子和传统的粟不同,它很容易受潮,也能理解,不可能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作物,不然哪还有所谓的百花齐放啊。 麦子的这些特性在百姓一年年的种植当中都摸透了,对应的也出现伏天曝晒、趁热进仓、药物防虫等发明。 不过需要提出一点的是,一开始麦饭的味道简直是不忍直视,壳都没给人家脱,喇嗓子啊。 等到了汉代才开始出现石转磨,我想想我家始皇大大作为正宗的西安老祖宗,居然没吃过麦粉做出来的馍就心痛。】 始皇帝想起来当初天幕送给他的食物,听着她夸张的语气,只想说他没有她想的那么可怜。 刘邦/刘彻:我们呢?我们被你吃了?我们吃的难道就不喇嗓子? 只是,天幕上面两块石头就能脱壳吗? 不过这也没困扰他们太久,这活儿本来就不是他们该干的,自然有人会帮忙解决。 【小麦磨成粉以后能做的食物可就太多了,可以做馒头、包子、花卷、水饺、面条、烙饼、蒸饼、油条、面包、挂面等主食,还能做饼干、桃酥、蛋糕等点心。 口感更是没得比,连壳都吃,大人忍忍还能行,小孩子那真是遭罪了。】 要是不搞事那也不是天幕,显然,展现出来的美食她进行了十分生动的视频播放,甚至丧心病狂的选择人家刚出锅的那个画面。 飘出来的蒸汽、油滋滋的声音、旁白的吸溜声……一切都在引诱他们。 像是秦汉没条件的只能干看着,宋朝这种在外面能点到的更是迫不及待,平常也没觉得包子馒头这么好吃啊。 天幕那金黄酥脆的点心是什么啊?怎么是从窑里面弄出来的? 汴京素来繁华,一国养一城,什么都不缺,酒楼更是各有特色。 看到这么多食物哪里能不心动? 先不说赚钱,他们也馋啊,吩咐后厨赶紧研发,誓要做汴京第一个研制出来的酒楼,名气和钱财那不是滚着来? 百姓瞧着石墨,他们很自然的没有去看那些花里胡哨的食物,反正展现出来的哪个在他们眼里都足够不似人间物。 说到孩子,他们很是感同身受,自己吃点苦还觉得没什么,可要是能叫孩子好过一点,他们辛苦点都不觉得什么。 别的不好说,那石墨瞧着好似不是太难,不知道村里的木匠能不能干这个活儿? 【当然,撇除掉南北方的两大奠基性作物,还有许多值得讲述的,谁叫咱们作物多呢。 其中大豆,也就是菽。被称为多面手。 顾名思义,它在咱们的食谱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称作‘植物肉’。 正好咱们古代吃肉那是上层权贵的事情,百姓要补充的一些好东西可以从豆里面获取,不过豆不能代替肉啊,别吃多了胀气。 同时大豆根部有根瘤,有固氮能力,老祖宗也意识到它有肥地功能。 它很多方面都不是作物里面的顶尖,但大豆可以春秋两季播种,其他作物失收条件下也能播种保收,所以有“保岁易为”的叫法。 大豆可以加工的副产品也是极多,能够丰富大家的餐桌,光是一个豆腐就能捣腾出来嫩豆腐、老豆腐、豆皮……大家看看就明白。 等到了晚宋时期,大豆还能榨油,是的,没有听错,榨油剩下的豆饼还可以用来作为肥料和饲料。 人吃了也不会浪费啊,就是味道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天幕叽里咕噜说一大堆,百姓听得都快急死了。 他们明白什么东西对他们最重要,什么东西是他们能够得着的。 刚刚闪现过的那些做东西的画面显然没有多少看不懂的地方,虽然有些器具他们没有,可基本都是木头的材质,那就说明他们也能做。 不说卖钱不卖钱,起码能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啊。 更别说豆油了,他们看到工具很大,可要是朝廷能够研究出来,他们种的豆子也能多个去处。 不像是现在,豆子的价格被压榨到极低也没人收,毕竟收来没有利益加工空间,谁都不是傻子。 越说越馋,不单单是百姓,就连各朝的皇帝臣子都忍不住,其它的他们还能不激动,可说到榨油那就另当别论。 晚宋往前倒,哪怕是出油率低,可对于现在的油价那都是小事。 谁能忍得了啊? 工部:我就知道,又来活了。 【等到了后面,大豆又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北方更是大豆的古老生产基地。 哪怕大豆退出粮食的行列,但该种还是得种,就像是清代所说,“豆之为用也,油腐而外,喂马溉田,耗用之数几与米等。”】 一群人连连点头,这种好东西自然得种。
第197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6) 【前边这些说的虽然也有引进过来的,但在咱们这待的时间起码也是几千年起步,和后面那种正儿八经被带回来种子的作物还不一样。 玉米、甘薯、马铃薯可以说是新大陆来客,都是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玉米在明朝时因为进贡皇帝还被称御米,可能后来名字传到民间出现了讹称才称为现在的名字。 明朝有玉米的记载,但内地种植玉米的数量很少很少,毕竟后面明朝经历的小冰河时期,要是有高产的粮食,不说不亡,起码百姓还能多活一些。 等到了清朝,各地山田都种玉米,因为玉米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不高,简单来说就不是娇气的作物,且高产耐饥,就算是没有完全长熟也能掰下来吃。 等到中后期,平川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玉米,民间也有了‘棉花进了关,玉米下了山’俗谚。】 金黄的玉米粒看上去可是闪到了不少人的眼睛,不用天幕说,光是玉米地密密麻麻长出来的果实,就足够他们明白这种粮食的产量。 况且玉米的外形确实不错,金灿灿的瞧着都觉得喜庆。 “这玉米的杆子好高啊?” “唉,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能找到玉米。” “你着急什么?我们知道了肯定就会有人去找,就算是咱们等不到,子孙肯定能吃到的。” 有人沮丧就有人乐观。 始皇帝瞧着那金灿灿的玉米,头一次觉得,除了他大秦的黑色,金色确实很好看。 就是,这个美洲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能有如此多的高产作物? 他现在不单单对高产粮食感兴趣,就连美洲都很感兴趣。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又何止他一人呢? 【甘薯和马铃薯都是原美洲的产物,虽然我们本土也有甘薯,但两种是不一样的。 甘薯又称番薯,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引进我们国家的,大致的路线有两条,一是吕宋(菲律宾)传入福建,二是从越南传入两广。 甘薯传入时恰逢福建因为台风遭遇饥荒,被拿来作为救灾种植救活了无数灾民。 但可惜的是,甘薯不知道为何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这也是我没有想通的地方,一直到明末徐光启为了救灾江南才多次从福建引种,还解决了藏种越冬的技术。 徐光启总结了甘薯的十三胜,简单说几个啊,产量极高,食用特简单,耐旱耐瘠,繁殖容易,可种在山坡新垦地、不与主粮争地…… 明朝官方也不能说没有推广,但收效甚微,清朝时才算是大力推广,还收获了一个盛世,被戏称是红薯盛世呢。】 朱元璋和朱棣只觉得心脏痛得紧,瞧着那被天幕简单说出口的优点,只想问一句:后面的人是瞎了吗? 等听到被清朝给弄个了盛世出来,哪怕是什么红薯盛世,那也是盛世啊。 长猪脑子就算了,怎么连眼睛都不好使啊? 其他人瞧着一个个土疙瘩被挖出来洗干净,眼睛恨不得立马粘上去。 【马铃薯又被称为洋芋、土豆,传进来的途径那就更多了,台湾、闽广、晋陕、东北都是不同途径传进来的。 马铃薯生长期短适应强,即使在寒冷地区都可以种植,产量更是高的吓人。 不过马铃薯不能当作主粮来种植,因为一旦遭灾就是绝收,这里遭灾还不是指天灾人祸,就是它本身自带的病,放久了发芽还有毒。 也是,老天爷又不会真掉馅饼下来,要是马铃薯身上没有重大的缺陷,其它粮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不过,土豆加工的成品还挺好吃。】 本来狂动的心一下子唰的就恢复正常了,虽然还是很眼馋,但因为有了前边的铺垫,加上天幕说得可怕,老百姓都是不敢轻易尝试风险的,除非是到绝境。 用来应对天灾还能行,日常还是别了吧,先放放。 【其实还是说说高粱,它的来源不太确定,何时传入咱们国家也不确定,只不过在汉代遗存,甚至是战国西周遗存都有高粱的存在。 高粱抗旱耐涝,宜种于北方低洼易涝之地,但刚开始却是种植在咱们西南巴蜀等地。 高粱籽实除食用外,可酿酒,秸秆可作燃料,可作编织材料。 我们现在粮食作物的格局在清代基本就形成了,依次为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甘薯和马铃薯。】 听的人一个个掰着手指头算,好家伙,他们现在压根没有多少种子。 除了高粱小麦之外,其它的都在哪里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