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按照人口分配了土地和房屋,现在是冬天,没办法育种下田,但是在院子里中几颗蒜苗、窗体上种一把小葱还是没问题的。 永远不要小瞧国人对土地的感情,在这样一个四战之地,大冬天雪还没有融化,那些衣着单薄的农人就抄着袖子去分给自己的田地里转了一遍又一遍。 “咱们终于有自己的地了,还以为逃荒出来,要饿死在半路上,没想到还能有自己地的一天。公主老爷真是天上的神仙,大大大好人。”二柱子今天刚去转了一圈自家田地,回来绘声绘色和家里人说起地里情况。他一大家子逃荒到如今,只剩老娘、老妻和两个儿子。不过他不会灰心,有地就有底气,土地才是根本。他是老庄稼把式,只要能侍弄田地,他就能养活妻儿,重新立起一份家业。 她妻子却还有些担忧,“听说这里的人全是逃荒逃了的,不然哪儿来这么多田分给咱们,咱们真的就在这儿安顿下了吗?恐不长久,要是置办起来又抛下,岂不可惜?老家还有五亩上好的水田呢,这里冷得很,哪有老家滋润?” “你懂什么,旁人自然降服不了,可咱们顶头是公主老爷啊。即是咱们大盛的公主,又是北梁的娘娘,这样亲近的关系,还打什么,两边都是实在亲戚。咱们只管安安心心种粮食,总比再做流民强。” 二柱子老娘附和道:“二柱子说的对,派来宣讲的官老爷说了,交足官粮,剩下都是自己的,多劳多得。再也没人盘剥,土匪也不敢来抢,咱们村的王叶儿也是入了护卫营的,咱们同宗同族的,他必定扶照啊。” “娘,来宣讲的不是官老爷,是公主府的管事,专门给公主说书唱戏的。”二柱子纠正道。 “给公主当差的,怎么就不是官老爷了。你别瞧不起人家说书唱戏的,这可不是村里来搭台的那些无根浮萍,穿绸缎的官身呢!” “长久不长久的我不知道,我只看见街上针线铺子都开门了,那些连锄头都不会拿的都能养活自己,我和两个儿子一身力气,还能饿着不成?” 如此,十多万人在这里生根。
第103章 荒唐皇室和亲公主6 使团冬季就停留在这里, 同时向北梁和大盛分别递交国书解释此事。他们停留的地方,已经不再大盛国境范围内了, 大盛皇帝可以堂而皇之的解释, 公主已经在你们国家,只是出了点儿小问题, 暂时不能到都城,可以理解的吧? 理解个屁!北梁不理解,不是大盛的国土, 同样也不在北梁的治下,那里被战争梳子一样梳过无数次,早就只剩下残垣断壁, 北梁对那里也毫无控制力。 只是终究是一位公主, 这是两国停战友好的标志,两国现在都不愿意打仗, 国力消耗不起。如此, 只能先任由公主滞留,日后再看。 冬季不能种田, 这么多人都闲在家里是要出大问题, 景华让人组织百姓修城墙、修城中水道、修官邸衙门、修路, 总之一个工程就要消耗数万民力。除了青壮劳力之外, 妇人可以做饭、缝补,孩子帮着整理归置, 也能得一把炒香的豆子、一块甜味不纯的麦芽糖, 孩子们为了这点儿零嘴, 愿意在冬天的大街上来回奔跑。 只有一个问题,粮食从哪里来? 景华从京都中带出的粮食都是嫁妆折现购买的,慢慢就入不敷出。很快,不必景华苦恼,之前被赶走的商路又回来了。他们带着粗布、粗粮和酒水,又笑呵呵的求见贞静公主。 有人就有市场,商人总是逐利的。更何况,这些流民需要的东西太多了!普通百姓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男人下田耕作,女人织布纺纱,村里就能换到陶器,除了官营的盐铁,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几乎不需要任何商品流通。 可这三座城的流民不同,他们逃荒的时候任何不能果腹、保护自己的东西都丢下了,现在安顿下来一定要再置办一份家业。十万多人啊,一人要一根针,也够拉一马车的,一半人都是一笔庞大的交易额。更别说这里还驻扎着一位公主,她手上有兵、有马、有粮,多亏懂些怀柔手段。需要商贾运送些商品过来,又是个讲道理不抢掠商队的,不然都没人敢和这样强势的公主打交道。 景华听说有商人来求见,笑眯眯的接见了他们。 “你们吴中豪商富甲天下,怎么到这穷山僻壤来了?” 领头的周维笑眯眯道:“公主谬赞了,您凤驾在此,三城熠熠生辉,我等小民托庇公主,混口饭吃。” 景华失笑,这是什么肉麻恭维:“周先生客气了,你们吴中豪商有钱是天下皆知的,难道还看上我这点儿东西了?” 周维腼腆得笑笑,“公主当面,不敢称先生。早就听闻公主贤德之名,我等渴慕拜见,今日终得觐见,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行了,别说这些,你们来做什么的?我听舅舅说你们想和我做生意?” 周维心里诧异,他之前以为使团名义上是公主管事,实际上应该是许斌许副使执掌权柄。没想到那些同行居然没骗他,公主的确非凡俗之人。贞静公主这一路上的动静可不小,乌泱泱的流民就跟在后面,途径许多大城都让他们进城,又不想撕破脸面,和荆州城的王先仁一样,城外搭个彩棚把瘟神送走了才是上上之策。 现在公主驻扎在这里,十多万人的市场,商人们也许还没有总结出市场这个词,但心里对相关操作已经非常明白,这不才带了许多物资来做生意。 只是来的商人多了,难免要分派系,周家在吴中商家也是执牛耳的人物,只是周维并非嫡支主脉。嫡支有早就经营成熟的市场,瞧不上这刀口舔血的边境生意,所以他来了。高风险高收益,周维抛弃周家浮华表像,内里显出一代豪商的精明来。 “在下听闻许副使有许多良马,想求购百匹。”周维笑眯眯道。如今在南方,一匹马能卖几十两银子,若真是宝马,几千两的高价也不是不可能。许副使的生平他也打听清楚了,祖辈都是上驷院养马出身,家学渊源,后来丽妃娘娘这鸡窝飞出的金凤凰,才把许家带成了伯爵贵族。当然,这些他们都不关心,他们欢喜的是许斌真有养马的本事。 “舅舅不卖?”景华挑眉笑问。 “许副使说一切听公主安排。” 景华笑笑,舅舅若是松口了,还来她这儿撞什么钟?景华思索了一会儿笑道:“想要买马,也不是不可以。” 周维大喜过望,只要露出一条缝来,他就能把这缝隙凿成通天大道。“还请公主吩咐。” “我最近在修城墙,可是天太冷了,百姓衣着单薄、食不果腹,我只能给他们发些口粮,实在不忍心看他们冬日还冒着严寒劳作,手指都冻皲裂了。你们是最有钱的,要不包一段城墙吧?用城墙抵马匹。当然要是不想要马匹,想要其他的也行。”景华拍拍手,小透带着侍女从里间捧出一列托盘。分别摆放着洁白光滑的纸张、一叠净白的盐,一个温润的瓷瓶,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除此之外,就是大白刁鱼、莲子、莲藕、精米、风干鸭、大闸蟹、松花蛋之类的农产品。 “荆州是鱼米之乡,太湖里的鱼捞也捞不完。你们想要贩货物,这些都是上等的好东西。”景华指着放在最前面的纸、盐和瓷瓶,笑道:“可以摸摸、看看,没有做生意不让人验货的道理。” 周维告罪上前仔细观察,把纸举得和视线一样平,观看它的纹路,细嗅它的气味,又撕下一小段在嘴里嚼了嚼,才叹道:“上好的白纸,比吴中新竹纸还要白,不知这纸可有名字?” “有,就叫白纸。”若是这种纸能量产,日后天下的纸张都只能是白纸,以它为标准。 周维嘴角抽抽,这算什么名字,他不知道景华的野心,又问:“不知产量几何?” “已有三百石,月产一百石以上,周先生觉得可够?” 够,够了,这样好的纸张,卖到京都价钱翻十倍不止,一石是一百斤,现在已有三万斤。这还只是摆放在第一个托盘,剩下还有这么多托盘呢! 周围又从第二个托盘的小碟子里捻了一撮细盐仔仔细细品尝过,咸味正,颜色雪白,没有杂质,是上好的雪花盐。 “敢问公主,这盐做价几何?产量可足?” “盐少,除却三个城池百姓所用,只能匀出一千斤。” 那也不少了!周维心里有了盘算,又问这个小瓷瓶里装的是什么。 “一种伤药,治外伤的,这瓶送给周先生试试。说实话,我最看重的就是这伤药,消炎止血,效力绝佳。” 周维唯唯应下,又问了莲藕、大白刁鱼之类的,这些农产品的数量就以万斤为单位了。周维明白,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能吃下的了,甚至他们临时结成的吴中商会也吞不下这么庞大的货物。周维在心里盘算着荆州有好货的消息应该透露给谁,谁是值得拉拢的伙伴,谁要借着这个机会排挤。也是奇怪了,这里三个月前还是荒凉凋敝的边境,怎么公主来了不久,什么好东西都钻出来了,神仙撒豆成兵还要豆子呢! 周维心里的盘算不为人所知,他后知后觉想起来,公主说过了,想要这些货物,金银是不行的,要包城墙。他见猎心喜,居然把条件给忘了。 “不知公主说的包城墙是怎么个包法儿?” “你们根据各自财力,包修一段城墙。城墙的高矮、厚度、用料等等都有要求,通过验收,按城墙的长度折算价钱,再给你同等价钱的货物。修墙的劳力从城里招人,最低工钱也有规定。具体你和杨隆谈吧,我的长史。” “只是这几城都是平原,沃野千里,绝无险阻,若是骑兵冲锋,无险可守啊。”周维的担心就在这里,这儿可是边境线,万一他前脚千辛万苦修起城墙来,后脚兵匪来袭,那不什么投入都打水漂啊。 “正因无险可守,才需要修城墙啊。周先生也不用着急,考虑周翔再下决定不迟。”景华也不要求一蹴而就。 周维回了城中客栈,同是吴中商会的几个商人就围过来朝他打听消息。周维心里被修城墙换货物这事儿搅得心神不宁,淡淡道:“公主接见了我,还赐了午膳,让我找杨长史接洽具体事宜。” “恭喜周兄了,这是得了公主看重啊。现在城里百姓都能用上上等雪花盐,不知公主手中还有多少好东西。” “噢?城中百姓都能用?”周维惊讶道。 “是啊,就说咱们这客栈,就用的是上等雪花盐。可惜他们不卖,不然也是一笔好买卖。” 周维不咸不淡的应付了同来自吴中的商人,立刻叫上伙计到街上去打听消息。他不知道等他走后,吴中来的商人臊他道:“赐了午膳~~你瞧瞧他那嘴脸,明明得了好处,还和我们装宠辱不惊呢。当谁不知道!咱们推举他做商队领头,可他也不能什么好处都占了啊!”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7 首页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尾页
|